发布时间:2025-03-07
抑郁症TMS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文献计量学分析和可视化分析
抑郁症的全球患病率为4.4%,其主要临床特征是情绪低落和认知功能障碍,不仅影响个人精神健康,严重干扰日常生活等社会功能。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目前治疗抑郁症方法主要药物和心理治疗,但整体疗效任然有限。随着无创脑刺激技术快速发展,TMS因其安全、非侵入性、副作用小和易操作等特点,成为治疗精神心理疾病的有效方法已被FDA批准应用于抑郁症。广泛研究表明,TMS在治疗抑郁症患者的情绪障碍、认知障碍、自杀意念、睡眠障碍等其他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在抑郁症领域,一些研究利用文献计量学技术。主要研究抑郁症的合并症和干预方法。因此此次研究利用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方法。对TMS在抑郁症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全面回顾和深入分析。利用VOSviever软件对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筛选出来的5046篇25年的研究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旨在以更加客观科学的方式,从不同维度直观地展示TMS在抑郁症治疗的研究发展方向,为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一、TMS治疗抑郁症:热度攀升
近25年来,TMS治疗抑郁症的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从发文量来看其总体趋势稳步上升,表明TMS治疗抑郁症在全球范围内收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预测未来这一领域的研究文献将持续增加。
二、国家与机构:合作共促发展
在国家层面,美国、中国、德国等国家突出发文量位居前列。这些国家的科研资源丰富,对抑郁症及脑卒中相关的神经和精神疾病的康复研究很重视,国际研究区域性分布且有密切合作关系。
从机构的角度,多伦多大学、哈佛医学院和南卡罗来纳大学等机构对TMS治疗抑郁症的研究发挥着重要作用。发文量最多且中心性高,形成了紧密的网络协作。
三、学科期刊:聚焦神经精神领域
四、热点聚焦
1、刺激模式:最常见的是rTMS,其次是iTBS。
2、分子机制:最常被研究的是BDNF,其次是r-GABA和谷氨酸。
3、刺激部位:DLPFC研究最多,其次是海马和小脑。ACC和sgACC也得到广泛研究。
五、优化刺激参数,制定最佳方案
TMS治疗抑郁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很难确定统一的治疗方案。影响TMS治疗的因素很多,除了刺激频率、脉冲数、刺激间隙、刺激时间、串个数等刺激参数本身,还有线圈类型、病变部位等,未来需要更多更大的多中心研究来制定统一的操作标准和安全评估指南,以实现精准治疗,个体化治疗。
六、联合前沿技术,实现精准闭环诊疗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导航机器人定位系统和脑电图(EEG)等技术已逐渐应用于TMS研究。这些技术有助于更精确地揭示TMS对大脑皮层的影响,提高治疗效果,实现诊疗-治疗-评估一体化的闭环模式。例如:fMRI可观察TMS刺激后大脑功能网络连接情况。磁共振影响导航机器人定位系统可以快速精准定位刺激靶点,实时跟踪患者头动,保证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精准定位。
TMS-EEG技术结合,可以同时测量大脑的电活动和神经元的激活,从而提供更全面的大脑活动信息。TMS-EEG已广泛应用于研究大脑的功能和连接。例如:研究大脑对刺激的反应和大脑网络结构等。
七、展望未来,前景光明
通过对25年来TMS治疗抑郁的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我们清晰地看到了TMS治疗抑郁研究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TMS作为一种无创的物理神经调控技术,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结合导航系统、fMRI和EEG等技术实现个性化和精准化的临床应用,为更多的抑郁患者带来希望。
注文章出处:
1.Jun Yang,Tingting Tang,Qianqian Gui等.Status and trends of TMS research in depressive disorder:a bibliometric and visual analysis.[J].Frontiers in Psychiatry.2024
2.陆林,王化宁等.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在精神障碍临床应用中的操作规范.[J].2023